所见所思所感(二)


见闻1422 阅10 评

  今天在网上看到推文,说的是抑郁症,主要还是因为歌手李玟的事件,其实自从2020年当辅导员开始,就格外的关注心理相关的咨询,特别是抑郁症这一块,2020年接新生的时候就从一些老辅导员的经验交流中,就了解到现在的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大,每年都会有多个学生;学校领导也多次强调要细致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其实在高二的时候,我也因为一次意外,导致从学校最好的班级休学(全年1000+人,休学时最高考到前20),休学时学校答应的是复学的时候还是进最好的班,谁知道第二年复学的时候,根本没人管我,直接丢到年级最差的班;因为生病、班级、成绩等原因,抑郁了近2年,直接导致高考成绩软分(少数民族+10分)超二本线1分,最后一所二本师范读的少数民族预科。预科极端也是浑浑噩噩的,知道预科快结束的时候,我的辅导员找到我促膝长谈了一个下午;我记得当时史妈妈(我的辅导员)给我讲了她自己生病的事,还有很多涉及未来,涉及人生的事,给我做了大学规划。史妈妈真的是我人生路上的人生导师,因为这次谈话,我慢慢走出了抑郁,开始接受新事物,直到当班长,学生会部长,学生会主席,组织各种大小型活动等。

  或许是自己也体会过抑郁的感觉,所以对抑郁症这个词和别人理解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在今天看到的推文后,看到一个网友的观点,和我的一些想法想通。

全文转载网友评论

不得不说抑郁症这个命名过于片面,非常容易被污名化,会被误认为是患者主观抑郁、小心眼,或者被认为仅仅是情绪上的悲伤。老年痴呆症为了防止被污名化已经改为了阿尔兹海默症并已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了,为什么抑郁症不能改个更准确客观中性的名字呢?这种病是脑神经递质分泌失调,是大脑多巴胺、五羟色胺等受体抑制,不能分泌正常的量,导致抑郁状况,需要服药治疗,就像感冒一样,任何人都可能得这种病的,不是因为遇事想不开。正是因为这种具强烈指向的名字让很多患者耻于承认、不敢求助,失去了治疗良机。对于患者来讲向身边的人坦白得病比治病可怕得多,因为会被说矫情,会被盲目开导,从而加倍痛苦,很多患者连说出抑郁这两个字的时候都会无法克制地被屈辱感笼罩,害怕被轻描淡写,害怕被歧视。其实很多患者需要的是服药和治疗,而不是那些空洞的鸡汤,很多患者不但道理比谁都懂,甚至还能用一大堆道理去开导别人,他们痛苦对抗的是病魔,不是简单的只需要调节情绪,除了服药,他们更需要的是不质疑、是接纳和理解,而不是劝说和同情,更不要歧视。抑郁症的反义词并不是快乐,而是活力,强烈呼吁给抑郁症换个中性的名字,并向公众科普病症常识,让患者敢于说出自己的病症,让更多人理解和关爱患者!

  确实,对于抑郁症社会的偏见太多了,真的不是个人的矫情,也不是靠谁开导几句就能好的,这是一种病,需要吃药的,更需要社会大众正确认识,正确对待,不能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这个和感冒、拉肚子一样的疾病。

最后更新 2024-07-09
评论 ( 10 )
OωO
隐私评论
  1. 生活节奏太快了,有时候人心态转换不过来,再加上最近几年社会风气浮躁!

    1年前IP数据库路径不对回复
    1. @网友小宋

      若有所思

      1年前IP数据库路径不对回复
  2. 现代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点。

    1年前IP数据库路径不对回复
    1. @林羽凡

      对的

      1年前IP数据库路径不对回复
  3. 跟饮食、气候、光照和社交、家庭都有一定关系。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都很健康,不怎么会得抑郁症。

    1年前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回复
    1. @S̆̈

      是的,健康很重要

      1年前IP数据库路径不对回复
  4. 我的高中,年级前 20 可以冲清北了。尖子生都是重点培养的,不知道你们学校出于什么原因。

    1年前浙江省杭州市回复
    1. @dujun

      不入流的学校,前20最多也就双一流,985之内的。

      1年前IP数据库路径不对回复
  5. 国内对于心理类疾病的认知还颇为局限,并且对于孩子没有足够的尊重。不奢求感同身受,哪怕能充分的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都颇为艰难。
    偏见一直都在,希望未来这些偏见会少一些。多一些平等交流的机会。

    1年前山东省青岛市回复
    1. @obaby

      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真的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

      1年前IP数据库路径不对回复